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观察者模式
阅读量:7287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30

本文共 702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2 分钟。

Observer观察者模式

作用:观察者模式定义了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,让多个观察者对象同时监听某一个主题对象,这个主题对象在状态发生变化时,会通知所有观察者对象,使它们能够自动更新自己

UML图:

Subject类,可翻译为主题或抽象通知者,一般用一个抽象类或者一个借口实现。它把所有对观察者对象的引用保存在一个聚集里,每个主题都可以有任何数量的观察者。抽象主题提供一个借口,可以增加和删除观察者对象。

Observer类,抽象观察者,为所有的具体观察者定义一个借口,在得到主题的通知时更新自己。这个借口叫做更新接口。抽象观察者一般用一个抽象类或者一个接口实现。更新接口通常包含一个Update()方法。

ConcreteSubject类,叫做具体主题或具体通知者,将有关状态存入具体通知者对象;在具体主题的内部状态改变时,给所有等级过的观察者发出通知。通常用一个具体子类实现。

ConcreteObserver类,具体观察者,实现抽象观察者角色所要求的更新接口,以便使本身的状态与主题的状态相协调。具体观察者角色可以保存一个指向一个具体主题对象的引用。

特点:将一个系统分割成一系列相互协作的类有一个很不好的副作用,那就是需要维护相关对象间的一致性。我们不希望为了维持一致性而使各类紧密耦合,这样会给维护、扩展和重用都带来不便。
何时使用:
当一个对象的改变需要同时改变其他对象的时候,而且它不知道具体有多少对象有待改变时,应该考虑使用观察者模式。
观察者模式所做的工作其实就是在解除耦合。让耦合的双方都依赖于抽象,而不是依赖于具体。从而使得各自的变化都不会影响另一边的变化。

 

具体测试例子在文件中有

 

转载地址:http://gnpjm.baihongyu.com/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webx2.0-RundataService学习总结
查看>>
SpringMVC的拦截器(Interceptor)和过滤器(Filter)的区别与联系
查看>>
云计算培训论云计算下的网络安全及措施
查看>>
users表空间在线损坏(不通过RMAN恢复)
查看>>
我在51cto第一篇博客
查看>>
TCP三次握手 和四次挥手
查看>>
基于本地配置文件的vsftpd
查看>>
MFC 对话框添加背景图片
查看>>
javascript中的void运算符语法及使用介绍
查看>>
《从零开始学Swift》学习笔记(Day 18)——有几个分支语句?
查看>>
类-Class
查看>>
T-SQL 优化
查看>>
System Center2012综述
查看>>
zabbix proxy搭建及应用proxy监控腾讯CVM服务器
查看>>
面向对象
查看>>
SQL语法2
查看>>
grub应用
查看>>
test
查看>>
linux配置Yum源
查看>>
So what, So TM what?
查看>>